国家邮政

地方邮政

世界邮政

快递资讯

物流资讯

集邮资讯

快递资讯

南京市邮政蓄能待发显从容

发布时间:2016-10-26  作者:   浏览量:21

  一年一度的“双11”,剁手党的节日,却是马军的“苦难日”。然而,今年马军却比任何人都更期待“双11”的到来。 

  “网购大潮一年盖过一年,也让我们的投递网经受了一次又一次考验。往年国庆节前后就要开始做预案、成立突击队。即便如此,每过一个‘双11’,兄弟们总要掉一层皮。”江苏省南京市邮政分公司投递局综合管理部主任马军告诉记者,针对寄递市场的剧变,南京邮政自年初开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对市区投递网进行了改革,目标是在保证普遍服务质量的同时,对标社会先进快递公司,明显提升邮件的揽投能力,使邮政投递网成为当地同城投递最强网络。 

  据了解,南京市区23个投递部在采取网格化和分频次投递后,邮件揽投能力已达到日均3.3万件左右,比改革前提高了275%。马军坦言:“刚刚过去的‘818’‘919’网购小高潮,无论是峰值还是日均量,同比增幅均在50%以上,但各投递部都表示毫无压力。” 

  分频不分网  动态来排班

  上午9点过后,水佐岗投递部的30名投递员开始陆续归班。此时,大部分投递员的台席下都已摆放了一堆码好的包裹,基本在30件左右。 

  投递员陈子龙负责石头城整条街以及北京西路部分区域的投递。今年5月起,他的出班频次由原先的上午、下午各一次,调整为一天4个频次。 

  “早上7点上班,处理完内务8点左右出班,主要投递早报和平挂函件,客户普遍反映报纸到得更早了,这对今年的大收订很有利。”陈子龙说,“正常情况9点半之前第一频次归班,这个时候,分局内部处理人员已将当日第一批进口的快包处理并下段,我逐个联系收件人后,10点左右开始第二频次出班。下午2点和4点,再出班两次,主要揽投各种同城件和部分EMS标快件。” 

  记者注意到,上午9点以后并非所有段道的投递员都归班。水佐岗投递部协理王晓昆说,这是分频次作业模式下采取动态排班后出现的新情况。 

  “一频次所有段道都出班,专投早报和信函。政府机关等重点客户统一由机动车投递,时限和质量更有保障。二、三、四频次打破段道,以实物揽投为主,各投递部按当日进口实物邮件量,并以人均每小时15件的标准动态配置所辖所有段道投递力量。若当日实物邮件量不饱和,直接安排部分投递员投完一频次后下班休息或进行质量自查。”王晓昆说,分频次作业和动态排班有几个好处,一是可满足实物类邮件的投递时限,二是可保证投递员工时内的工作饱和度,三是方便业务高量时期的人力调度,四是可缓解长期存在的投递员休假安排难的问题。

  划小单元格  资源可统筹

  从3月开始,奥体投递部投递员方伟有了一个新身份——投递站站长。 

  为适应“普实分频、实物多频”作业模式的需求,南京市分公司对原有投递网进行划小段道处理:以1.5~2公里为服务半径,以1小时揽收响应为目标,在各投递部辖区增设投递站,并根据各站点的实物投递规模配置段道,从而形成小网格布局。目前,南京城区共有6个投递分局,下辖23个投递部,设有45个站点,总共497个段道。

  “原作业模式每天两个频次都是混投,而且都是以普遍服务的要求组织段道,导致实物投递实际时长不足4小时,根本无法应对当下实物邮件量的爆发式增长。网格化运行后,奥体投递部段道由25个增至33个,仅我所在的2站站点区域就配置了7个段道,投递部可以综合使用所有站点的投递资源。

  一频次各段道均按普遍服务线路组织作业,后续所有频次均以站点为单元组织投递生产,这样可以确保实物揽投有效时间在5小时以上。”方伟告诉记者,各站点站长也要出班投递,但段道相对较小,一频次归班较早。归班后主要做三件事,一是根据所在站点当日进口实物邮件量,按照人均每小时15件的标准分配给相应的投递员;二是做好辖区内同城邮件揽收的派单;三是做好本站点投递员工时记录。“目前主要凭经验,通过手工进行投递资源的统筹和调度,要是能开发一套信息系统来实现自动分配作业就更好了。” 

  据马军介绍,增设的45个站点中,18个以租赁房屋的方式运行,另外27个则为虚拟站点,由投递局统一以机动车直接与段道交接的方式实现站点功能。 

  “虚实结合的站点设置方式,既细化了段道,又控制了改造成本。这种布局大大提高了网络的灵活度,使一小时响应机制成为可能,为后期同城邮件揽收储备了能力。”南京市分公司市场部孟令雕说。 

  与之配套的是,全面实施投递员绩效计件制。奥体投递部投递员余华龙告诉记者,虽然现在工作量增加了,但收入也高了,加上各环节衔接更紧凑,所以工作总时长反而有所减少,“以7月为例,我实际上班21天,但当月绩效为4240元,感觉不比白领差到哪儿!”投递员叶威感触最深的则是“人尽其用”:“以前只跑自己的段,投递网改造后我已跑过25个段道,每天都是满负荷,收入当然也高多了。” 

  投入有超前  蓄能静待发 

  “5元寄全城!上午下单当日达,下午下单次晨达,七夕节还有全城送爱活动哦!”今年7月1日,南京邮政“同城飞递”产品正式面世。

  据南京市分公司副总经理方方介绍,这项业务正是基于“多频次、多节点、小网格”的投递组网方式而推出的,目标就是巨大的同城快递市场。

  2012年,南京市分公司开始在同城市场渐露头角,除了推出自有品牌“果优优”,还先后与晟邦、苏宁、当当以及邮政EMS等合作,承接部分同城投递业务。2013年,组建商务投递网,用于同城市场开发。今年9月,南京邮政市区日均投递实物邮件1.6万件,基本接近去年“双11”的均值。

  “尽管如此,我们的市场份额仍然极低。这几年南京同城快递年增幅都在50%以上,目前日均业务量约为34万件,邮政占比离寄递市场主导者地位相去甚远。”谈及此次以“分频不分网”为主题的改造,南京市分公司总经理李春江坦言,经过三年多的分网运作实践,确实培养了一支比较专业的同城市场开发和揽投队伍。但随着同城业务品种的增加,电销保单、证照、生鲜等产品投递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商投市场巨大,但网络能力提升几乎完全依赖投入;另一方面普邮网日益萎缩,但基本服务又必须保障。“市场环境变了,如果还是分网运作,就无法体现邮政的既有资源优势。所以我们提出,通过对市趟转运在内的全资源整合和全流程优化,实现核心资源价值的最大化,最终达到投递能力的裂变。这也是对传统投递模式的颠覆。”

  因势而变,这正是南京市分公司这一轮投递网改造的初衷。据李春江介绍,投递局每年用于增设段道而增加的人工成本约为610万元;添置机动车、设备等,一次性投入约340万元;租赁房屋用于部分投递站点设置,年租金约60万元。邮区中心局契合“多频次、多节点、小网格”和“以快带慢”的投递组网原则,增开9条市趟邮路,其中早班趟车、重点报纸趟车和中午频次趟车各3趟,每年增加相关成本约260万元。 

  “为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作用,减少人工成本,我们调整中心局分拣前置人员作业模式和流程,邮件直分到投递部,由投递部细分到段,原前置人员同步调整至投递部;对部分非关键环节进行优化和外包,腾出更多投递优质资源。”李春江说,如果能达到日均投递实物邮件4万件的设计目标,全年可增加投递收入2200万元。所以从投入产出角度分析,此次改造是值得的。

  对于如何达成设计目标,南京市分公司也有相关部署:实施发、投分离,剥离出的投递局专心做寄递;同城市场开发以投递局为主体,以同城业务倒逼整个投递网的做强做大;成立实物网指挥调度中心,提高邮政在寄递市场的信息化应对能力。 

  “不论社会如何发展,市场如何变化,物与物的转移需求始终存在。邮政要强化在寄递市场的主导者地位,投入必不可少,改革也仍将继续。”李春江坚信,对邮政而言,寄递代表着未来、代表着明天。

  靠投入增收也要讲科学

  关于寄递业务是否赢利,是否还需要加大投入,在邮政企业内部一直存有争议。但在记者看来,这是一个完全无须争议的问题。道理很简单,无利不起早,如果快递市场不赢利,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资本义无反顾地加入这个行业呢?圆通、中通、顺丰积极谋求上市,不也预示了快递行业的前景可期吗?

  之所以眼下不少快递企业尚未赢利,除了外部的竞争因素,或许还因为企业在内部增效方面没有做到极致,比如还存在冗余的流程,人工的潜能尚发挥,管理缺乏精细化。南京邮政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从解决末端投递这一主要症结入手,通过内部挖潜和适当投入,增加揽投产能,使日均投递量从1.4万件增至4万件,企业增收2000余万元,员工收入也是水涨船高。

  当然,邮政做强做大寄递业务,除了要确保赢利外,还有一份责任使然。毕竟,寄递是邮政发展的根本,也是国企职责所在。不仅要做,而且要做得更好。

© 2007-2020 邮费网版权所有,pfee.cn  冀ICP备07017673号

冀公网安备 13030202001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