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邮政

地方邮政

世界邮政

快递资讯

物流资讯

集邮资讯

快递资讯

让机器智慧“对话”的人

发布时间:2018-11-14  作者:   浏览量:26

    在顶层,“小件”将轻小件邮件运至相应的格口并落下邮件。 

    在中层,轻小件邮件沿着格口落到支架撑着的邮袋中;装满后,“顶升”自动钻到支架底下,驮着邮袋到打包台;邮袋经人工封口后交给“大件”处理;“大件”则拉着总包邮袋到相应的格口位置。 

    在底层,总包邮袋会经过滑槽滑下,等待装车。这就是今年“双11”邮件处理过程中的全新场景,“小件”“顶升”“大件”是小件智能机器人、顶升式搬运机器人、大件智能机器人的“昵称”。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华中(武汉)陆路邮件处理中心智能分拣设备项目负责人、中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竺维燕就是这样亲昵称呼这些机器人的。 

    240台“小件”、40台“顶升”、105台“大件”,在竺维燕的“导演”下,实现了智慧“对话”,并创造了邮件处理的全新速度:11月12日,智能机器人分拣区共完成分拣任务19万件;从10月18日正式运行以来,共处理邮件86.2万件;预计“双11”期间,日处理能力可达20万件至25万件,比去年同期增长178%。

    我的初心——“邮政科技在发展,我也在成长”

    大学时,我学的是电子精密机械专业。当时,我确实不知道自己以后做什么。家里人说,要不以后去当老师吧,可能他们觉得我的形象和气质都比较像老师。 

    那会儿,一到寒暑假,我会去打工,而且打过好多种工:去公司当过秘书、在电视台当过编辑、到工厂去干活、帮人家装电脑……跟现在做的工作完全不沾边儿。 

    1997年毕业时,很多同学去电信工作。当时电信的就业形势比邮政要好得多。那些回到地方的同学,电信特别愿意要。可北京电信不容易进啊。我们60人的大班,到现在还留在邮政体系内的加起来也就五六人吧。 

    被分到中国邮政研究院的第一天,正好赶上扁平件分拣机立第一根梁、画第一根线。当时,我被安排负责信息监控的开发工作。从机械专业转为信息、电控专业,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于是,我白天上班,晚上下班后逛书店、学习编程语言,一天大概能学四五个小时,并渐渐尝试编了一些小程序。入职第一年,我就独立设计出能够用在扁平件分拣机上的电路板。 

    我给每块电路板取了名字:“五阿哥”“小燕子”“令狐冲”“任盈盈”……都是当时我喜欢的电视剧里角色的名字。同事调侃我说,别人设计的电路板显示地名,你倒好,全是电视剧的主人公。 

    这几年,我做的项目比较杂,产品化的项目我做得少,不一样的项目我做得比较多。产品化的项目是指产品投产批量化、程序和安装相对固化的项目;不一样的项目就是客户有个性化需求,产品要根据客户的需求来个性化设计,工艺流程和以前也不一样。一旦“不一样”变成“产品化”,我就可以退出了。 

    我做的项目通常都比较“烧脑”,比如华中(武汉)陆路邮件处理中心智能分拣机器人项目。整个项目框架怎么搭建、整个工艺流程怎么走、“小件”“顶升”“大件”之间怎么衔接、每一部分实现什么功能,都是我来规划。这个项目可借鉴的东西非常少,不像自动分拣机,可能只是换了一种形式,但可以借鉴的内容会很多。智能分拣机器人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课题,它能复制的东西非常少,很多代码和界面都需要特殊开发。 

    工作21年了,我没有关心过我的同学们都挣多少钱,我只关心我的项目。我也被外面公司高薪聘请过,但我还是比较喜欢我们公司宽松的环境、家一样的氛围。在这里,我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能够为邮政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觉得我是主人。从简单到复杂、从低速到高速、从人工辅助到全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邮政科技在发展,我也在成长。

    她的慧心——“她会用自己的方式感染每一个人”

    她是华中(武汉)陆路邮件处理中心智能分拣机器人项目的负责人,我是她项目团队中的一员,叫徐长斌,负责整个项目的流程编写。 

    与她共事很多年,她的项目,我几乎都会参与。别看她外表温和,她会用自己的方式感染每一个人。 

    10月16日,所有智能分拣机器人第一天带邮件测试。这一天,她发脾气了。 

    原本上午空跑测试很成功,可是下午带邮件测试,各个环节都出现了问题:轻小件邮件落袋后,满袋了还继续往下落邮件,是我忘记给机器人公司发送“满格”指令了;邮件满格后,格口还需要人工按钮,是我写的程序,却又读不出来;系统记录有“顶升”补笼车到格口,可实际上“顶升”和笼车都没有到位,这个是我们在模拟环境中测试过,但在实际环境没有测试过……我清楚地记得她说了一句,“徐长斌,你要端正态度,这些问题都跟你有关”。那一刻,我感觉压力好大。 

    她那天的语调很平缓,但表情很严肃。她说,我问你们接口调好了没有,你们说调好了,但实际上还是没有调好。现在处理中心的人手本来就不够,但他们还是协调出人员配合咱们测试,如果咱们不能保证测试流程顺畅,天天出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那他们对咱们的设备必然会产生一种抵触情绪。如果这种抵触情绪时间长了,对以后的生产作业是非常不利的。这个设备说到底还是他们使用,他们好好用和不好好用,完全会是两种生产状态。 

    她这样一说,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不是编个程序、走走流程、出现问题就解决问题那么简单。这种使命感她也会通过行动带给我们。 

    10月21日,是我们“双11”前工作到最晚的一天。因为之前几天,武汉一直在下雨,天气非常潮湿。那天早上,“顶升”工作的钢平台出现问题,上面全是潮气凝结的水珠。所有“顶升”一跑就会打滑、跑偏,这可把她急坏了。 

    她去找保洁人员,但是保洁人员觉得钢平台已经很干净了,擦了几下就不管了。于是,她就到趴在钢平台上观察,发现钢平台上有一层油,原来保洁人员用油擦了钢平台,如果天气干燥,油上落了尘土就不显滑,可现在有了水再擦掉后,钢平台的油就出来了,难怪“顶升”打滑、跑偏。 

    那天下午,她买来酒精、拖把和抹布,带着我们擦了一下午钢平台。从机器人行驶的主干道到笼车的架子底下,每个地方都被我们擦了。然后她又借来风扇对着钢平台吹,一直到晚上10点,场地条件才算恢复。这时,她又带着我们一起做“顶升”空跑实验,直到完全不打滑、跑偏了,我们才回宾馆。当时快12点了,她又说了那句经常“鼓励”我们的话——“争取今天睡”。

    你的匠心——“以匠心,致初心,这是你的真实写照”

    智能机器人分拣设备,是中国邮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分拣设备。 

    目前,“大件”载重可达50公斤;采用双交叉带,可同时分拣2个邮件;可以分拣大件、重件和总包邮件,并分拣至38个路向,在去年“双11”时,被媒体称为“橙色金刚”。“小件”载重为5公斤,速度快,可分拣至229个路向,被媒体誉为“橙色精灵”。“顶升”是“小件”和“大件”之间的智慧衔接。全套设备采用立体式空间布局、模块化协同作业,顶层为“小件”处理场地,中层为“大件”处理场地,底层为邮件接收和发运区域。智能机器人通过自动识别二维码、自主计算规划最优路线,并拥有红外感应避障、自行充电等功能。作为智能机器人分拣设备的主创人员,这个“双11”,离不开你这样的科技引领者。 

    南京中邮政航空空速递物流集散中心项目、直线式新型交叉带分拣机项目、扁平件分拣机项目、京东“亚洲一号”上海中件库项目……每当项目有特殊需求,你总会牵头负责。落格分拣机需要换另外一种驱动方式取代橡胶链驱动,解决采购周期长的问题;集团公司提出云监控项目,要求把中国邮政每台邮件处理设备的现场运行情况和数据集中反映到总部;还有异形件分离项目,要达到把异形件从正常件中快速分离的目的……每当项目需要升级迭代,总会有你的参与。作为中国邮政重要科研项目的带头人,这些项目,离不开你这样的科技创新者。 

    走了1.3万步、站了10个小时、时刻伴随80分贝的噪音,这是你每天工作的“大数据”;一个格口一面围挡要比三面围挡提高7%~9%的工作效率,这是你工作中的“大智慧”;某家民营快递350台小件机器人,峰值生产效率是一天1.2万件,咱们240台“小件”,峰值效率能达到一天1万余件,相差无几,这是你工作的“大眼界”……作为奋战在一线的科研领军人,这些细节,离不开你这样的科技实践者。 

    你的直线式新型交叉带分拣机项目,获中国邮政研究院科技进步一等奖、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你是2017年中国邮政优秀科技工作者。作为中国邮政的普通一员,这些成绩,离不开你这样的科技奉献者。 

    以匠心,致初心,这是你的真实写照。

© 2007-2020 邮费网版权所有,pfee.cn  冀ICP备07017673号

冀公网安备 13030202001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