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邮政中秋节“思乡月”项目支撑保障工作启示录
截至9月13日,重庆邮政物流分销“思乡月” 月饼2520万元,速递进出口“思乡月”邮件280吨,打了一个漂亮仗。“思乡月” 保障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头绪多且涉及物流、速递和中心局等多个单位,但重庆邮政却完成得高质量、高效率,原因何在?原来,他们通过引入信息系统、无缝衔接和有效调配,保障了工作顺利完成。
管理步入信息化
坐在办公桌前,重庆中邮物流公司市场部人员林玉梅只需敲动键盘,就可以了解到当天各区县局订货、厂家供货的情况,并迅速做好统筹工作。她说:“今年我们首次将分销‘思乡月’引入物流分销信息系统,大大提高了效率,节约了工作时间。各区县局订货后我们汇总交厂家,厂家供货后反馈信息给我们,全部通过网上进行,比以往打电话、发传真快多了,并且路单也很快就通过这个系统出来了。”同样感觉方便的还有该公司集散中心主任陈刚。他说:“有了信息系统,我们点货、发货一目了然,现在我们每天的月饼都可以及时根据区县局要求分类装箱,当晚就交中心局装车运输。”
而早已建成的速递信息处理系统也为“思乡月”邮件进出口注入了“加速剂”。
对信息化感受深刻的还有重庆邮区中心局邮件处理中心主任张征。她说:“邮区中心信息系统通过与物流分销信息系统、速递信息处理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我们保证每天进入大网的月饼都能得到及时处理。”
无缝衔接保畅通
除信息系统外,各单位之间还强调了无缝衔接,这是由于“思乡月”项目对时间的要求高。对此,重庆市公司进行了专门部署,强调了各部门紧密配合,上一环节为下一环节服务。
由于速递“思乡月”邮件基本都在白天(最迟晚上黄金时间)进行,因此,物流、速递和中心局基本都把处理时间集中在深夜。他们提出:宁愿让自己夜间辛苦,也要把宝贵的白天交给投递、交给用户,要擦亮“思乡月”这块金字招牌。
当天发运,这是重庆公司对疏通运输大动脉下的命令。为做好保障,物流、速递两专业基本都在凌晨进行快速处理、分拣和装箱装袋,并交由专线运输和中心局大网。中心局则保证做好午夜12点和凌晨3点两个频次运递工作。
在处理、疏运工作中,重庆邮政职工也表现出了高度的责任心。物流集散中心现场负责人周渝清从8月11日就连续上夜班,已经20多天。他说:“想想区县局在前方营销的困难,我这算得了什么。”张征说,为了确保月饼的完好无缺,邮件处理中心专门进行了装卸培训。装卸组组长陈世文举例说:“我们组搬运员廖文友原来装卸不够细致,经过培训,现在对于‘思乡月’邮件非常注意,轻拿轻放,完成得很好。”
有效调度讲秩序
重庆邮政速递公司副经理官晓勇表示:“现在我们对‘思乡月’这样的季节性项目经验丰富多了,虽然我们预计今年进出口‘思乡月’特快邮件比去年多25%,但预案完备,人员调整到位,我们能很好地应对。”
由于有了物流分销信息系统这一信息中枢,自8月11日起,物流分销“思乡月”就已启动。“比去年提前了很多。”物流集散中心主任陈刚表示,“也不会在中秋节前手忙脚乱了。”
对于“思乡月”邮件量的增大,邮件处理中心主任张征说:“我们遵循‘思乡月’优先且当天发货的原则。在车辆调配上,临时增加了30多辆车,保证了当天发完货。”
处理中心在人员调配上,采取员工暂时停休,重新组织小组等方式来满足对人员的需求。处理中心当日的人员安排,依赖于当天发货量的大小。张征说:“主要是通过从速递和物流公司接收数据,并在晚上10点左右和物流、速递联系,由组长随时调配人员,最后根据实际运量配发车辆。”
而为了保证“思乡月”月饼及时疏运,除大网外,物流、速递专线也加入了疏运行列。官晓勇说:“夜间快速邮路疏运了‘思乡月’特快邮件的50%。”
启示:对于“思乡月”项目支撑保障工作,重庆市公司给出了满意的答卷:在硬件上,该公司加强了网络建设;在软件上,该公司全网一盘棋,环环相扣,并表现出了良好的协作风格。如果大家都这样的话,可以说无事不成、无往不胜。
更多关于 思乡月 重庆 的邮政新闻
更多关于 思乡月 重庆 的站内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转载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Email和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