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小夫妻的理财策略
2008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其对中国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为了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政府自2008年年底以来出台了许多救市政策,而这些政策要见到实效,很可能得等到今年二季度以后才会在实体经济中有所显现。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对于大多数缺乏专业金融知识及投资经验的普通投资者来说,在牛年该如何投资呢?
我觉得,应该把握住几点:首先要明确投资目标,了解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目前,市场上不同风险水平的投资产品有很多,流动性资产管理工具有货币市场基金、短期银行理财产品;低风险资产管理工具有债券基金、国债、分红险及风险比较小的信托产品;中等风险资产管理工具有结构性理财产品、保本型基金;高风险资产管理工具有股票型基金等。
其次,根据不同的投资需求,客户应根据自己的投资目标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
以我的一个客户为例,赵先生和爱人张女士目前均为26岁,新婚不久,目前两人每月收入最后拿到手里的有9000多元,住房公积金加起来有2500元,两人有共同存款11万元,基金、股票等有价证券7万元,其中有5万元被套牢。两人在父母的帮助下在北京市昌平区购买了一套60平方米的住房,无贷款。目前,两人尚未买车,月均消费大概在3000元左右。双方父母身体健康,都是事业单位正式职工,不需要赵先生及张女士赡养。
两人的计划是:3~4年后要个小孩,为了给小孩提供更好的环境,打算要孩子后就换一套售价100万元以内的三室一厅的房子。为了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张先生打算参加工商管理MBA的学习,并用3年时间完成学业,学费为7万元。
为了满足张先生的投资目标,我根据张先生的风险承受能力及家庭收支情况帮助他做了一个理财规划。
一、财务情况分析
1.资产负债表
注:按照最新数据,目前,北京市昌平区房子交易均价为7000元,这里按照7000元/平方米计算,得出其自用房产价值约为42万元。
2.收支储蓄表
从整体的财务状况来看,赵先生夫妻双方都有稳定收入,无负债,有房产无贷款,另外还有住房公积金。双方父母又都身体健康,收入稳定,不需要赵先生夫妻赡养。因此可以说是非常稳健的家庭。从收支情况来看,两人的支出还是相对较小的,自由储蓄率为67%,处于比较高的水平,从财务情况来看是相当健康的。
从家庭生命周期角度来分析,目前,赵先生的家庭正处在家庭形成期。家庭形成期时间是从结婚开始,到子女出生为止。处于这个阶段家庭的收支情况不是特别紧张,应该说开支不大,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个阶段是要准备为小孩出生后所面临的高额开支提前做好准备,包括教育开支和养育开支。因此,需要未雨绸缪,为将来设计一个合理的理财计划。
二、投资计划
为了满足赵先生的理财计划,我建议他们可以照以下方法操作。
1.拿出相当于3个月的开支共10000元作为家庭应急准备金,主要投资方向包括货币市场基金、超短期理财产品如“月月升”等流动性比较好的产品。
2.通过基金定额定投准备孩子出生后的教育金。建议他们拿出两人自由储蓄中的1/4也就是1500元进行投资,主要投资指数型基金。参照7%的基金定投平均年收益率计算,按照目前的学费情况,参照5%的费用增长率,这笔钱足以满足孩子从小学到大学四年级的资金需求。
3.目前5年以上商业贷款利率为7.2%,公积金5年以上贷款利率为4.59%。两人的收入情况中公积金每月有2500元,另有6000元的月储蓄可以动用。为了降低利息支出,建议他们使用公积金贷款,首付20万元,公积金贷款80万元,贷款20年,采用等额本息法还款,则每月固定贷款本息支出为5100元。扣除当月可以领取的公积金2500元,每月还款额降为2500元。此外,在购买了新房后,两人可以将以前的住房出租,目前,北京市昌平区60平方米住房平均出租价格为1500元/月,因此,两人每月只需支付1100元的贷款,大约占当月收入的12%,动用当月储蓄17%。按照目前的简单计算,其收入足够维持购买新房了。
至于积存首付款,3年里两人可以累计的公积金为2500×12×3=90000元,日常储蓄积累为(6000-1500)×12×3=162000元,之前存款为110000元,在不考虑投资收益的情况下,交付贷款首付200000元后还有盈余162000元。赵先生MBA学习支出7万元,仍有92000元的资金盈余。因此,建议赵先生先将11万元存款作为一个保本性质的投资,投资到风险较小的信托类理财产品,如“财富17号”,获得5%~6%的投资回报率。
4.平时积累下来的储蓄,可以投资在债券基金上,收益稳定,相对安全,投资本金小,流动性强,是理想的投资品种。如果凑到50000元,还可以购买结构性理财产品如“天富四号二期”。
5.赵先生可以将一部分资金投资于10年期的期缴分红型保险,如太平洋保险公司的红福寿,这样既可以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率,又可以获得2~5倍的保险保障。
通过以上的配置,笔者希望赵先生夫妻能够顺利实现自己的家庭目标,既购买到心仪的房子,又为孩子的出生和教育准备好相关费用。
更多关于 理财 的邮政新闻
更多关于 理财 的站内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转载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Email和我联系!